陕西宝鸡修复班固墓 2年内或恢复至明清时规模

2013年08月20日03:40  西安新闻网
班固墓现状 记者 侯智 摄 班固墓现状 记者 侯智 摄

     西安新闻网-西安晚报讯 (记者 陈黎) 在中国历史上班固与司马迁齐名。这两位陕籍史学家身后的境况却天壤之别。司马迁墓雄伟壮观,班固墓只剩一个黄土包。昨日,一场揭碑仪式在班固墓举行,政府主导修整+民间资金流入的保护模式,让班固墓有望在两年内恢复至明清时规模。

  现状墓冢只剩一个黄土包

  昨日,记者在班固的家乡—宝鸡市扶风县太白乡浪店村看到了班固墓冢。三面玉米地,一面离104省道只有几米远。四面的夹缝中是一个破败的黄土包。如果不是墓冢前竖立的“班固墓”的石碑,谁能想到这就是与司马迁齐名的史学家班固的墓。

  据当地群众说,墓冢在2011年和2012年都加高了。在加高之前,墓冢还不及一人高。目前班固墓的面积只有20平方米左右。班固的《汉书》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齐名,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,他的墓为何如此简单

  据悉,历代班固墓都有规纳观的班氏墓园。明清时期的《扶风县志》记载,班固墓周围有围墙,墓园内有石羊、华表、供案等。直到解放初期,该墓仍保有相当的规模。1956年,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不过,这里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发生了变故。“这里开荒种地,后来交给了生产队,一直种到了墓冢前。”扶风县文化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马林怀告诉记者,据传石羊、石马也因为当时建设缺乏石灰,被拉走砸了烧石灰。就这样,墓园围墙被拆了,园内的华表、石羊、供案也没了,墓冢缩为一个小小的黄土包了。到了1982年省政府发文重新确定了班固墓的保护范围,墓冢外延30米。班固墓在2007年左右发现过盗洞并回填。历史上是否被盗还无法验证。

  展望规划通过就可启动保护工程

  “扶风是个文物大县,有几百处不可移动文物。”马怀林告诉记者,资金缺乏一直是班固墓没有修复的主要原因。陕西又是文物大省,排队等待修复的保护单位太多了。

  政府主导+民间资金的保护模式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难题。距离班固墓一小时车程,来到苏武墓园。它宽阔、大气,围墙、广场、纪念馆、祭祀台一应俱全。它恢弘背后就是海内外民间资金的注入,在2009年修建而成。如今它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免费开放。

 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等5家单位昨日举行了班固学术研讨会,邀请了全国20多位历史专家探讨班固墓现状和《汉书》的深层研究。同时,修复班固墓的启动揭牌仪式也在班固墓前举行。

  据悉,省文物局有望近期派出考古人员对其进行勘探,并根据勘探结果设置保护规划,一旦规划通过就可以启动保护工程。记者从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获悉,有望到2015年将班固墓恢复至明清时期的规模。最终建立以班固墓为主包括其周边马援墓、苏武墓、班昭墓等在内的关中汉文化展示区。

  相关链接

  班固(公元32~92),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。他与西汉的文化巨人司马迁齐名,史称“班马”;他撰著的《汉书》亦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齐名。

  班固自幼聪慧,九岁能诵读诗赋,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,建武二十三年(公元47年)前后入洛阳太学,博览群书,穷究九流百家之言。建武三十年,其父班彪卒,自太学返回乡里。在班彪续补《史记》之作《后传》基础上开始编写《汉书》,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。

  班固编撰的《汉书》,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,“二十四史”之一。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与《史记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《汉书》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(公元前206年),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(公元23年),共230年的史事。《汉书》包括纪十二篇,表八篇,志十篇,传七十篇,共一百篇,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,共八十万字。

(原标题:班固墓有望恢复明清时规模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薄熙来案本周四在济南中院公审
  • 体育西甲-梅西两球巴萨7-0 皇马2-1逆转 视频
  • 娱乐传伊能静潘粤明约会庆生 女方获潘母赠花
  • 财经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夫妇被调查或引风暴
  • 科技网易与中国电信合推易信:挑战微信
  • 博客马未都:汽车限行扣分合理吗?
  • 读书毛泽东因何事决心必须搞掉刘少奇
  • 教育27岁小伙两次退学三上大学为了啥